導 讀:
軟式內鏡是臨床診斷與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。隨著技術發展,內鏡檢查數量越來越多,據美國CDC報道,美國一年至少進行兩千多萬次消化內鏡檢查,而在我國遠不止這個數字。內鏡內部結構復雜,管腔狹小曲折,常常給清洗帶來很大難度。國內軟式內鏡需求量大,數量少,常常重復使用。所以,內鏡的清洗消毒質量檢測就顯得尤為重要。
為確保內鏡洗消合格,保障患者檢查安全,避免發生交叉感染,我們對內鏡中心消毒后的內鏡進行消毒質量抽查,運用微生物限度過濾系統,采用濾膜法進行監測,對監測的內鏡進行編號,共采集3份消毒后內鏡標本,標本送至細菌室36±1℃的恒溫箱內進行48小時的生物學培養,計算菌落數。為保證采樣數據準確性,將未清洗的內鏡也進行采樣培養,進行對照實驗。
清洗消毒后的內鏡,無細菌生長,菌落數符合規范要求
未清洗消毒的內鏡濾膜周邊布滿細菌,明顯菌落數超標
培養48小時后,清洗后的內鏡結果回報全部合格,菌落數符合規范要求,未清洗的內鏡濾膜周邊布滿細菌,明顯菌落數超標,消毒效果質量不達標。已將此結果反饋給消化科主任及護士長,通過實驗數據來指導臨床,更好的完成質量監控工作。
根據WS/T 507-2016《軟式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范》7.3內鏡消毒質量檢測中要求消毒內鏡應每季度進行生物學檢測。監測采用輪換抽檢的方式,每次按25%的比例進行抽檢。內鏡數量小于等于5條的,應每次全部監測。多于5條的,每次檢測數量應不低于5條。GB 15982-2012《醫院消毒衛生標準》A5.3.3中指出消毒后的內鏡應用濾膜法進行生物學監測。
那么,具體應該怎樣計算細菌菌落數呢?
首先將洗脫液充分混勻,分別取洗脫液各1ml接種在二個平行瓊脂平皿上,將剩余洗脫液在無菌條件下(生物安全柜內)采用濾膜過濾濃縮,把集菌器上的濾膜平整接種在瓊脂平皿上,不要產生氣泡,將3個平皿放入36±1℃的恒溫箱內培養48小時,計算菌落數(cfu/件)。GB15982-2012《醫院消毒衛生標準》中A5.3.3指出,計算公示如下:
以上圖清洗消毒后內鏡平皿為例,平行板與濾膜板都無肉眼可見細菌,套用當濾膜法可計數時公式計算,菌落總數為0×50=0 cfu/件。同理,以未清洗消毒后內鏡平皿為例,當濾膜法不可計數時,肉眼可見二個平行板上細菌數約為102和80個,濾膜板上肉眼可見細菌約為20個,套用公式細菌菌落數為(102+80)÷2+20=111cfu/件。按照規范要求,菌落數≤20CFU/件為合格。通過公式計算,一目了然計數出菌落數。對照試驗表明,采用濾膜法可以更加準確反映出內鏡的清洗質量效果。相比傳統的傾注法更能準確判斷內鏡的清洗消毒質量。使用過的內鏡預處理后經過側漏再嚴格按照清洗、漂洗、消毒、終末漂洗、干燥等流程處理,建議有條件的醫療機構使用濾膜法檢測,可以早期發現內鏡污染情況, 指導內鏡工作人員早期進行干預,提高清洗消毒質量,保障患者醫療安全。
微信掃一掃